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网】党团故事变“家常话” 重财学子当好政策“翻译官”

来源:经济学院 作者:发布时间:2025-07-11

近日,诸侯快讯导航经济学院“经彩乡约”社会实践团深入巴南区惠民街道胜天村,开展“讲党团故事,铸时代风骨”主题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巧妙运用经济学视角与多元互动形式,带领村民共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壮阔征程,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

宣讲伊始,成员葛正源从一张泛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照片切入,生动剖析1978年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这一破冰之举的经济学意义。同时,结合精心准备的“试点阶段”“全国推广”“制度固化”三阶段图文资料,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向村民们展示了一项好政策如何层层推进。

当讲到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时,在场多位老人感慨万千。葛正源适时解读政策背后的深意:“国家做税收的‘减法’,正是为了换取农民幸福感和农业农村发展动能的‘加法’,这是党对‘三农’问题作出的具有深远经济学意义的历史性回应。”

为打破单向灌输,增强参与感,实践团精心设计“政策知识竞答”互动环节。“家庭联产承包哪年启动?”“农业税废止后农民人均减负多少?”一个个紧扣主题的问题,激发村民踊跃抢答,巩固政策认知。

此外,在播放“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动画示意图后,实践团抛出开放式问题:“您心中的‘农村美’是啥样?”一位村民笑着畅想:“希望娃儿放假回来,能看到智慧农田、非遗工坊,咱家土特产还能用手机直播卖全国!”村民朴实的愿景,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的注脚。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通过“老照片+新数据”的震撼对比,让村民真切触摸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进展;通过“政策解读+互动畅想”的创新形式,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村民可感可知的“身边经济学”和“未来进行时”。未来,团队将继续创新宣讲形式,把“文件话”变成“家常话”,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富民政策如春风化雨,更深更实地滋润百姓心田。

媒体链接:党团故事变“家常话” 重财学子当好政策“翻译官” (people.com.cn)

上一条:【重庆大学生微讯】8D魔幻山城的青春印记!重庆高校文创大赏,件件戳心巴! 下一条:【中国教育在线】文化为魂、服务为桥、调研为行:诸侯快讯导航"三下乡" 多维赋能区域建设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