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财学子“三下乡”丨软件学院赴莲花街道 以青春之码编写振兴画卷

来源:软件学院 作者:王夏颖发布时间:2025-07-12

蝉鸣盛夏,步履铿锵。2025年7月,诸侯快讯官网软件学院“软小青”志愿服务团满怀热忱,深入重庆市巴南区莲花街道,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教育帮扶、助农兴产、生态美化、为老服务四大领域躬身实践,以青春智慧与实干担当服务乡村发展,成果丰硕。

教育帮扶,筑梦童心成长

在云篆山水社区,“软小青”志愿服务团化身“知识引路人”与“活力教练”。他们通过“童心编程”点燃科技梦想,指导儿童用Mind+完成游戏创作;在定制化的体能训练与羽毛球、篮球、跳绳竞赛中激发潜能;书法课上以“五指定位法”传承翰墨文化;作业辅导与运动安全课则为孩子们筑牢学业与健康基石。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科技启蒙、文化传承和健康生活的种子,有效弥补了乡村素质教育资源的短板,为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梦想启航注入了新动力。

助农兴产,激荡田野动能

聚焦特色农业,“软小青”志愿服务团在中坝岛创新打造了"青春直播间",成员们变身"新农人",通过沉浸式直播推介番茄、玉米等江岛优质蔬果及特色番茄底料,以云端展销的新模式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探索青年力量参与农产品电商的新路径。不仅如此,在农忙时节,团队成员们更是深入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地参与番茄、辣椒的采摘与转运工作,用一抹抹鲜亮的"志愿红"有效缓解了当地的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通过躬身劳作与服务乡亲,青年学子们不仅为激活乡村产业动能、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了青春智慧与汗水,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化了对农情民意的理解。

生态美化,绘就江岛新韵

守护长江生态岛链,"软小青"志愿服务团以帚为笔,妙手绘新颜。他们顶着烈日,仔细清扫主干道、清理绿化带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江碧水"的生态底色。更富创意的是,团队将本土农业特色融入环境美化,在主干道地面精心绘制了以番茄红、辣椒绿、茄子紫为主题色彩的特色蔬菜图鉴,甚至巧妙地将鹅卵石点缀成蔬菜简笔画,共同绘就了引人驻足的"登岛第一景"。这项实践不仅显著改善了中坝岛的人居环境,切实守护了长江生态,更通过艺术创作将乡土资源转化为独特的文化景观,有效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品位与吸引力,生动探索了“生态+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老服务,丈量银龄期盼

积极响应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软小青"志愿服务团深入莲花街道,用脚步丈量银龄群体的真实需求。团队开展了扎实的入户走访与问卷调查,线上线下共累计收集637份有效样本,精准揭示了社区老人的核心诉求:超过七成的居民将专业医疗服务视为刚需,近七成老人强烈倾向于医养结合模式,而九成以上则期望能够实现"就近养老"。基于这些宝贵的一手数据,为基层政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并计划后续探索智慧助老服务方案。此项工作不仅体现了青年学子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更通过精准把脉需求,为后续构建智慧化、精准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周的躬身实践,是“软小青”志愿服务团深刻体悟国情社情、践行青年担当的生动课堂。他们以教育播种未来希望,以艺净双轨美化家园生态,以精准调研献策银龄福祉,在巴南区莲花街道的热土上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圆满收官,更是一个崭新起点。“软小青”志愿服务团将永葆服务热忱,在教育振兴、智慧助农、服务老龄社会等广阔天地接续奋斗,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实践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上一条:【喜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成果入选教育部2025“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 下一条:学校2025干部务虚会务实新学年“七个第一”新发展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